函谷关作文

尚莱雅旅游网 0 2025-07-12 23:55

函谷关作文

览胜函谷关

作者:李丹阳 来源:函谷关镇中心小学 六(1)班

览胜函谷关

周末,几位同学相约,同游函谷关。

下车伊始,映入眼帘的是雄伟、庄严的山门,山门上“道家之源”几个字在冬日的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,古典的建筑,古色古香的装饰,蕴含哲理的楹联,这一切似乎在提醒游客,这里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,更是老子著述《道德经》的一处道家文化圣地。

拾级而上,青石铺地的通道直至太初宫。宫前香烟缭绕,松柏苍翠,静谧中透露出肃穆。进入殿堂,老子塑像端坐正中,慈眉善目,鹤发童颜,右手执笔,左手伏案,凝眉深思,神态庄严,让人一看便觉肃然起敬。据导游介绍,当年函谷关令尹喜,一日登关楼,望见东方紫气直冲斗牛,便知有贵人来临。一日果见老子骑青牛自东方而来,随沐浴更衣,恳求著书。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,言道得之意五千言而去。一座雄关,一个老人和一个关令。就这样在两千年因缘聚会。成就了一部千古经典,谱写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传奇佳话,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五千真言。

徐徐而行,途径“碑林”、“大道院”、“杏林”、“藏经阁”等景点,我们来到雄伟壮丽的函谷关关楼。虽是依图重建,仍不失雄伟壮观。关楼中间一座主楼左右各有一偏楼,楼与楼之间的城墙上边有无数垛口。沿楼而上,登楼远望,视野开阔,浮想联翩,耳际隐隐传来古战场上金戈铁马,呐喊厮杀之声。既令人兴奋,又令人赞叹,顿发思古之幽情,感受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美称。

函谷关南依秦岭,北临黄河,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,因关在谷中,深险如函,故称函谷关,至今还流传着“紫气东来”“鸡鸣狗盗”等历史典故,弥漫着神奇色彩,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,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沧海桑田,风云变幻,作为军事要塞函谷关早已退出历史舞台,但它悠久的历史渊源,厚重的文化底蕴,在当今仍不失为一处让人敬仰的旅游胜地。

辅导教师:刘金霞

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

一、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如下:

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,原是贵族出身,后来家境破落。但他喜欢读书,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。一次,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,就把一套《汉书》挂在牛角上,从中抽出一本,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,一边读,十分专注。这一情形恰巧让大臣杨素看到,杨素问道:

“你是哪儿的书生?”

“我叫李密,辽东襄平人。”

“你读的是什么书?”

“《汉书》中的《项羽本纪》。”

杨素很亲切地跟李密详谈了一阵,觉得这个少年前途无量,便鼓励他:“你这么好学,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。”杨素回家后,把情况讲给儿子杨玄感听,杨玄感便和李密结交,成了好朋友。

公元613年,杨玄感看到隋朝大势已去,便乘机起兵反隋,并请李密为他出谋划策,但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妙计,兵败身亡。后来李密投奔了瓦岗寨的农民起义军,成为瓦岗军的首领。

后来,人们用“牛角挂书”来形容读书非常刻苦努力。

二、  牛角挂书,比喻读书勤奋,学习刻苦。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:“闻包恺在缑山,往从之。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”

扩展资料:

1、【色彩】中性

2、【结构】主谓式

3、【用法】作定语

4、【释义】比喻读书勤奋。

5、【押韵词】牛衣夜哭、藏垢纳污、套近乎、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、嘴上功夫、横见侧出、略不世出、根朽枝枯、气壮胆粗、窸窸窣窣 [2] 

6、【年代】隋代

7、外文翻译

【英语】read while grazing the cattle with one's books hung on its horns.

8、成语原文

密以薄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,按辔蹑其后,曰:“何书生勤如此?”密识素,下拜。问所读,曰:“《项羽传》。”因与语,奇之。归谓子玄感曰:“吾观密识度,非若等辈。”玄感遂倾心结纳。大业九年,玄感举兵黎阳,遣人入关迎密。

参考资料:搜狗百科-牛角挂书

上一篇:在上海,初次约会,选择吃什么好
下一篇:   没有了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