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旅游攻略?
500
2024-04-29
1. 这个说法居然在绳文•弥生时期(距今约2000年前)就有了。在绳文时期,一到晚上,人们就只能靠月光或者火把照明,外面是一片漆黑。谁要是因为什么事不得不去森林、或是其他没什么人住的地方,就会很害怕。据说,当时的人们就是边想着“那边有没有人”,边在走路时发出声音的,嘴里说的正是这句“もし?もし?”。而电话呢,虽然能听到声音,却看不见对方的样子。人们似乎就是抱着和绳文时期夜路人一样的想法,才再次开始使用“もしもし”这句话的。
2. 据说以前电话局话务员在接线时,会说“申し上げます。申し上げます(促使对方注意的谦逊用语,意思是要开始说了)”,后来逐渐简略成了“もし。もし”。这是第二种说法。电话出现的早期,接线员在接通呼叫方电话后还没有使用招呼语。因此,当时的接线员有时候会用“おいおい(喂喂)”来回答对方,而这话也确实不太好听。后来男接线员被集体换成了女接线员,并且开始使用“申し上げます申し上げます”,之后则变成了“もしもし”。
前天,我们一家三口驱车从大连赶往沈阳给婆婆过七十大寿。老公是个孝顺之人,他说一定要风风光光的大办一场,我也极力赞成。俗话说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公公婆婆已到古稀之年,还很健康,这已经是我们做儿女的福分了,即使铺张一下也在情理之中。可事到临头,两位老人怎么都不同意我们请亲戚朋友,只希望自己一家人出去吃个便饭就好。为此老公很不理解:怎么我想尽个孝心都这么难?这不是让我有遗憾吗?
在老公和父母的僵持中,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老人的不愉快。我忽然间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,所谓孝顺,就是要顺应老人的心意。做老人不愿意做的事情,还谈何孝顺?瞅准时机,我把老公偷偷的叫到一边,给他摆明了道理,他也勉强的接受了,不再坚持己见。昨天我们一家八口(老公是老大,还有小叔子一家三口),去了一家不错的饭店,叫了可口的饭菜,席中老人开心的和我们一起跳舞,唱歌,一家人其乐融融……我终于明白,因为忙,我们平时难得回家,一家人很难聚在一起,老人们之所以不愿意邀请其他人参加这个宴会,是怕别人占了他们享受这天伦之乐的时间,可谓用心良苦,可怜天下父母心!
孝顺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常听人说孝顺之人多发达,所以许多人的为人处世都是以孝为本,许多男人交友的原则也是以一个人的孝心为依据的。过去,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,关于孝顺的许多经典的篇章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这个主题的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口说出一二,在这里我就不例举了。令我们感叹的是,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,做一个孝子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,为了父母双亲的饥饿病痛,他们甚至可以舍弃自己年轻的生命……现如今,人类已经进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阶段,衣食住行已经不是我们生存的主要问题,那么我们又如何做个孝子呢?其实很简单,不是有首歌吗?常回家看看——给老人捶捶背,揉揉肩,把自己在外面听到和见到的有趣的事情讲给老人听,去旅游或者出差回来带点糕点或者糖果茶叶,定期陪老人做体检……想想看,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,可我们又做了多少呢?
经常听到一些人说,等我有能力了,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我的父母。岂不知,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顺了。当他们有能力去孝顺的时候,他们的父母已经撒手人寰了,哪里还给他们机会?于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成功人士的遗憾——没有好好的孝顺父母。其实,如今的父母,大多数有劳保,医保,他们不缺吃穿,他们也不贪图大富大贵,在经历了很多的艰苦岁月以后,他们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,儿女一声温暖的问候和一个祝福的电话都会让他们心满意足。所以我说,无论你怎样的忙,无论你打拼的日子里怎样的辛苦,都不要忘了远方的牵挂你的父母双亲。孝顺你的双亲,千万不要等到你攒足了资本,有了足够的能力,也许你的父母真的不需要这些,更何况天有不测风云,也许他们根本等不到这些……
但愿孝顺这朵中华民族的奇葩,可以代代相传;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更精确的理解它的涵义;但愿这朵奇葩可以像甘泉一样的浇灌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!
父母恩情似海深
人生莫忘父母恩
生儿育女循环理
世代相传自古今
为人子女要孝顺
不孝之人罪逆天
家贫才能出孝子
鸟兽尚知哺育恩
父子原是骨肉亲
爹娘不敬敬何人
养育之恩不图报
望子成龙白费心
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,历史上曾属安徽管辖。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。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。“一生痴绝处,无梦到徽州”。“徽州”是被越来越多人提及的字眼,有人说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园,地处偏僻山乡的婺源很幸运地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气韵。
这里民风纯朴,文风鼎盛,名胜古迹遍布全县。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,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。整个儿就是一幅未干的水粉画,又像是莫奈的印象派,处处都散落着可以谋杀胶卷的美。
婺源山明水秀,松竹连绵,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,或依山,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;或傍水,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;与层层梯田、缭绕云雾相映成趣,如诗如画。四季景色各呈千秋,尤其是春秋两季,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和满山的红枫叶犹如一簇簇火苗争奇斗艳。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之中,让你感觉到心旷神怡和留连忘返。
这里以山川灵秀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贤俊广众而著称。婺源不仅景色优美,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,历来享有书乡之誉。这里人杰地灵,名人辈出,“一门九进士,六部四尚书”,足见其文风鼎盛。
县境内纵横密布、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涧与怪石奇峰、古树茶亭、廊桥驿道相得益彰,融雄伟豁达与纤巧秀美于一体。著名景点有西北部的大鄣山与灵岩洞群,东北部的浙岭与石耳山,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游山,唐宋以来就是游览胜地。苏东坡、黄庭坚、宗泽、岳飞、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文。
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,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。“两水夹明镜,双桥落彩虹”,因袭唐诗而得名的宋代古桥彩虹桥,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。这里四周青山如黛,桥下绿水长流,桥的两旁有廊亭,廊亭的两旁有石桌石凳,在这里或品茶弈棋,或浏览风光,让你感受到世外的悠闲和宁静。
离县城西南30公里左右的文公山有朱熹回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古杉24棵(寓24孝之意),至今逾800余年,长势依然旺盛,古杉之巨,为国内所罕见。
生态环境优美的鸳鸯湖,成群成对的鸳鸯,如鲜花绽开于湖泊之中,形影不离。
婺源物产丰富,有闻名中外的茶叶“婺绿”,可谓中国绿茶中之上品;味道鲜美的荷包红鱼,被誉为“人间天物”;石冠群山的“龙尾砚”(歙砚)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。
婺源被称为“中国最美丽的农村”。以山、水、竹、石、树、木、桥、亭、涧、滩、岩洞、飞瀑、舟渡、古民居为组合的自然景观,有着世外桃园般的意境,犹如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,形成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游览区,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觉。对那些久经都市嘈杂喧闹的人们和爱好旅游、美术、摄影的艺术工作者来说,到婺源一游或收集创作素材,不能说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明智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