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有关于西藏阿里的美食的资料!!!
一、谁有关于西藏阿里的美食的资料!!!
※ 阿里美食 [特色名菜] 藏族吹肺、吹肝 吹肺、吹肝又叫腌猪肺、猪肝,是藏族独特的腌肉制品之一。 特点:味香鲜,食而不腻,凉爽开胃,是极好的凉菜。随食随取,可保存约1年之久。 藏族血肠 藏族地区的农、牧民,每宰1只羊,羊血不单独煮食,而是灌入小肠内煮熟吃。 制法:(1)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。(2)在羊血内加适量的盐、花椒、少许糌把粉与剁好的羊肉混拌,灌入肠内,用线系成小段。(3)制法与制香肠同。(4)血肠的烹煮,将灌好的血肠,放开汤中煮沸,煮至血肠浮起,肠成灰白色,约八成熟时便起锅,装入盘内,全家席地围坐,割而食之。 特点:吃时不碎不渣不脱皮,清香软嫩,不腻不柴。 糌粑 西藏因为地理等方面的原因,饮食习惯有着自独特的民族特点。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。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。糌粑,名宇听起来新鲜,不知是什么,其实实际上糌粑就是用青稞制成的炒面。它是将青稞麦炒熟、磨细、不经过筛滤而成的炒面,与我国北方制作的炒面有点相似,区别是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,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,而且不除皮。 夏河蹄筋 蹄筋向来为筵席上品,食用历史悠久。在古代食谱中,曾有将“参、翅、骨、肚、窝、膜、筋、唇”列为“八珍”之说。古人所谓的蹄筋,多指鹿筋,并非猪蹄筋、牛蹄筋、羊蹄筋。至清代,考《随园食单》中所载的“筋”,仍是鹿筋,这大概是袁枚祖籍杭州,嗜食江浙风味,牛、羊筋“非南人家常时有之物”的原故,是证牛、羊蹄筋入馔确乎晚于鹿筋。夏河地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,地处甘南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,海拔较高,大部地区在300~4oo0 米,是大西北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,所产羊筋,质地上乘,量甲天下,用以入馔,为秦陇名肴。 传说,夏河蹄筋在明代已经相当有名了。据有关史料记载,明代大将徐达西征吐蕃时,对夏河蹄筋非常欣赏,“常单车就舍而食,”自此夏河蹄筋声誉更高,名传遇迩。岁月沧桑,历经数百年,经无数高厨的烹饪实践,使“夏河蹄筋”烹制技艺不断改进,风味独具,成为西北地区高级筵席上的佳肴。 [风味小吃] 酥油茶 特点:酥油茶是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一种饮品。酥油茶里的茶汁很浓,有提神醒脑、生津止渴的作用。西藏人喝酥油茶比较多,吃完肉、吃完糌粑就喝酥油茶,酥油茶还有去腻顺肠之功效。 风干肉 风干肉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西藏食品。每年年底,当气温在零度以下时,藏民 们将牛羊肉割成小条,挂在阴凉处,让其自然风干,到来年二、三月份便可食用。经过风干之后,肉质松脆,口味独特,令食者回味无穷。是到名胜布达拉宫的必吃菜品 。 藏族吐巴 主打:面粉、馅料等 故事:藏族吐巴,类似于饺子,象内地在饺子中包硬币一样,吐巴里面也会包有石子、辣椒、木炭、毛线等。而且吃到什么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,石子表示新的一年里心肠硬;辣椒表示嘴如刀;木炭表示心肠黑;毛线表示心肠软;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享用。
二、林芝地区美食有哪些?
林芝的传统饮食是藏餐,旅游者到林芝,自然要领略品尝一番。藏餐中有代表性的是羊肉、牛肉、糌粑、酥油茶和青棵酒。因为地理等方面的原因,林芝饮食习惯有着自独特的民族特点。但对于游客来说,作为经常性的饮食则不太习惯。旅游者来到西藏,可以有选择地到餐馆品尝一些有特色的藏餐、藏菜如各类灌肠、青稞酒和酥油茶、牛羊手抓肉、牛肉包子、糌粑、各种糕点,以及甜茶、奶茶、酸奶、烤肠、风干肉等等。”
除此之外,林芝地区餐饮还融合了全国各地风味,餐馆大多经营川菜,口味略有改良,一般人都可接受。其它常见的菜系还有粤菜、鲁菜、客家菜等。 “藏餐”是西藏菜的统称,用料广泛,独具特色。具有代表性的是烧羊、牛肉、糌粑、酥油茶和青棵酒等,原料以牛、羊、猪、鸡等肉食,以及土豆、萝卜类等蔬菜。饮食以米、面、青稞为主。喜欢重油、厚味和香、酥、甜、脆的食品,调料多辣、酸,重用香料,常用烤、炸、煎、煮等法。林芝由于林木资源极为丰富,藏餐筵席也主要以“松茸烧藏鸡”、“手掌参炖藏鸡”、“虫草炖鸭”、“烤藏香猪”、“青岗菌烧藏香猪”及“蕨麻米饭”、“灌汤包子”、“荞麦烧饼”、“手抓羊肉”、“土制血肠”、“土巴”(藏式腊八粥)、风干牦牛肉、酸奶、奶茶、奶酪等食品组成,营养丰富,口感鲜美,质朴无华,体现了林芝饮食文化返朴归真的时代潮流
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
三、西 藏 地 区 有哪些美食?
西 藏 美 味
西 藏 美 味
西藏以其独特的地理、气候孕育了数不胜数的野生美味,白当山鸡、帕里蘑菇便是其中著名的二味。在西藏南部的原始密林里,有一种专食虫草、贝母、三七等名贵药材的“白当山鸡”。它外形似鹰,体态略胖,公的约重达五斤左右,母的约三四斤居多,个个羽毛红中带绿,色彩鲜艳,样子煞是可爱。白当山鸡翅膀和双足发达,能飞善走,行动敏捷。寒冷的冬季,它们以海拔两三千米的森林为家,到了气候爽宜的夏季,它们则成群结队地转移家园,向高处挺进,进驻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山旷野间。山鸡性情温顺,十分胆小,总以群居的方式组成一个个大家庭。为了防止敌人侵扰,它们常常集体行动,极有规律和组织。白天觅食,常有一只或多只公山鸡以大树作为哨位,机警地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,为山鸡群落站岗放哨。别的山鸡吃饱了再来换岗,轮流守卫家庭的平安。如遇敌情,“哨兵”迅速以惊恐刺耳的尖叫报警,大家闻声而动,赶紧高飞疾跑夺命而逃。夜里,为防偷袭,它们老选僻静的崖壁或高大的树枝密叶间构筑梦境,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。
以虫草、贝母、三七等名贵药草为食的山鸡,自然药用价值极高,肉质细嫩、鲜美无比,妙不可言,是体虚气亏的良药,最宜术后、产后补血滋身。
帕里蘑菇因生长于世界上最高的城镇——帕里镇周围而得名,帕里位于海拔7100多米的神女峰山下,当地高寒缺氧,恶劣的气候却孕育了一种独特的野生蘑菇,每年七八月份遍地生长,个儿大肉厚,雪白透亮,如团团燃烧的白色火焰,风轻轻吹来,蘑菇的清香四处飘散,沁人心脾。帕里蘑菇经专家鉴定,经人工蘑菇的营养价值高出3倍以上,不仅是美味佳肴,还有滋补的功效,是治疗脑衰、胸闷、气喘等高原反应的良药。当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,称帕里蘑菇是“神女”一滴滴乳汁滋养的,其味自然有鲜乳的甘甜,有香茹的细嫩。当地藏胞采蘑菇时,还要进行一个虔诚的传统仪式,点上香,朝高高在上的神女峰顶礼膜拜。相传,此时,神女会闻香动身,见拜动情,抖落身上的积雪,使其纷纷扬扬飘下。那是神女的乳汁,过不了多久,又会孕育出一片蘑菇,让人们采不完,吃不尽。